《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以王阳明《传习录》收官,11期节目播放量超20亿
钩沉典籍里的精神之源,为当代人指引征途
本报记者 王彦
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引领观众走进明代哲学家阳明先生的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
戏剧舞台开启,昨晚《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倒叙手法,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同时也是追寻大道的求索一生跟随节目,观众跨越500年时空,得见王阳明九死一生仍心向光明,终悟得知行合一思想真谛的历程,年轻人更在节目中触摸到《传习录》的睿智光辉
昨晚节目播出后,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的一番话被许多网友转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网友在一次次接力转发中感悟的实为学史力行,行胜于言的真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应铭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自牛年新春开播,《尚书》《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道德经》《传习录》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依次登场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等——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也一次次焕发新的光彩
在新媒介与传统文化的交互中,让当代中国人与先贤心灵相通
曾有网友留言: 为什么每一期都能点燃我们内心那团火因为它唤醒了我们常用而不知的传承,它让你蓦然发现,那些经典其实就记在脑海,刻在心中,挂在嘴边,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在饶曙光看来, 《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能唤醒基因,沸腾我们的血液,在乎融合了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创新形式,在乎节目在新媒介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交互的契合点
在网友心里, 《典籍里的中国》留下了太多名场面比如《孙子兵法》,其所承载的重战 慎战的思想光辉,深远影响后世2000多年节目借戏剧的方式带领观众推开历史之门, 目睹柏举之战大败楚军后,孙武劝吴王止戈为武的一幕当孙武和伍子胥道出这打来打去到了最后,不就是想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的历史真谛,许多观众读懂了《孙子兵法》 安国全军的精髓要义
又比如《楚辞》一期,戏剧故事围绕屈原手中的柑橘展开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人民的一种情感隐喻,还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荧屏上,屈原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想为家国开花结果可惜,一个自沉汨罗,一个客死于秦当楚怀王离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甚至吞下了皮,感知到人物的情绪,几乎所有观众潸然泪下也由此,屈原和天问一号的梦幻联动显得格外珍贵动人2000多年前,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2000多年后,依然传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的中国人,已经奔赴深空,将最浪漫的诗篇写在了宇宙之中
用时代的新介质开拓新的传播场,节目火了,典籍活了正像节目最初的推广词——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绝如缕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