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应该是这样的。
劳动课应该是这样的。
最近几天,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其中《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提出,劳动,信息技术及其所占学时要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实施。
这次为什么烹饪,家电维修,清洁等内容被选入新课标如何防止劳动课只停留在拍照打卡阶段,折腾学校,折腾孩子和家长日前,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
围绕日常生活培养工作习惯。
根据新课程标准,劳动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整体实施有媒体称之为劳动阶级回来了
这种说法不准确顾建军说,劳动阶级一直存在,只是形式不同,理念不同前几年被弱化边缘化,很多学校不执行所以很多地区看不到劳动阶级
最近几年来,一些中小学生表现出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和普通劳动者,不愿劳动,不劳动,忽视劳动独特的教育价值等现象顾建军补充道
对此,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注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锻炼,出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课程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三大类,推荐10个任务组包括清洁卫生,分类存放,烹饪营养等
根据不同的板块,每个任务组的内容要求是不一样的具体到烹饪与营养任务组,新课标建议1—2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削水果,泡茶,了解水果和饮料的营养价值,让他们在学习后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
根据新课标,5—6年级,在烹饪和营养方面,学生要能以煎,炸,炖等简单的烹饪方法,做出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炖骨汤等,并参与从选菜洗菜到做饭上菜的全过程能根据家庭需要设计营养丰富的午餐或晚餐食谱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有很多关于日常生活和劳动的内容这样设计的初衷是什么
顾建军解释说,劳动实践是面向现实生活和现实世界的实践,劳动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劳动课程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做饭,维修家用电器等都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习惯至关重要建议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点放在做饭,打扫卫生,收纳整理等家务内容上
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进而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素质顾建军说道
学校主导,家庭为基础
周一到周五每天打卡一次打卡方式是提交一两张照片,并附上文字说明...一些学校的劳动教育只停留在拍照打卡阶段,很多家长反映增加了负担
顾建军提醒:开展劳动教育,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推进劳动课程的内容是为学生设计的,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情境和动手劳动课有些劳动项目家长是不能代替的家长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鼓励孩子自觉参与并自己动手,在与学校共同指导孩子劳动实践中见证孩子的成长
为了鼓励学生自己劳动,不让家长代劳,顾建军建议:学校还可以通过劳动过程展示,劳动经验交流等方式对劳动过程进行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业生产和劳动中,新课标的内容包括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方面的经验,或按所在地区有关规定合法合法饲养1 ~ 2种常见家畜第四期学习还有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进行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加工,水产养殖等劳动实践
对此,顾建军表示:无论是项目的选择和确定,还是课程资源和场所的建设,我们都主张因地制宜新课标提出的课程内容是高度选择性和开放性的,并不是一刀切的并不要求每个学校都要养鸡养鸭
根据新课程标准,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确定不同班级的任务组数量。
学校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要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同时倡导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资源组织课程实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建设安全可靠的劳动园和符合教育要求的场所顾建军认为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